艺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召开课程思政示范说课交流活动
发布人:艺术学院  发布时间:2022-04-22   浏览次数:13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及学校《关于“课程思政”系列教学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鼓励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421日晚1930,艺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在线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说课交流活动。艺术学院院长孙虎鸣,副院长、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带头人王健及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本次活动由服装与服饰设计教研室负责人佟菲主持。

会议首先由佟菲对本次活动的流程、背景、意义做说明讲解:本次课程思政示范说课活动主要由金课项目建设团队谢楠老师和服装结构与工艺优秀教学团队刘凌老师结合课程特点进行汇报,每人10~15分钟。重点围绕思政元素在教学设计中的挖掘和融入,展示教学特色和思政教学风采。

会上,金课项目负责人谢楠以《服装画技法》课程为例进行交流,时装画技法要求基于人体的科学性,线条的均匀感、速度感,都要求学生具备一丝不苟、专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全身心地在实践中的创新精神。其次,在时装画线稿与着色效果图的手绘中,要求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在时装画不同风格和技法的创新内容学习中,融入红色元素及传统文化,使学生在设计创新中练就抗挫能力和百折不挠的敬业精神,在不断学习设计和练习实训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与修养。

服装结构与工艺优秀教学团队教师刘凌老师以《女装结构设计》课程为例进行交流讲解,刘老师把女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内容的开发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在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塑造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如结构设计类的课程要求学生利用几何图形知识发现事物现象和本质的规律,在数字计算上严格要求自己,达到精益求精,培养学生严谨求实、求正的科学精神。模块二:要把政治挺在前面,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要把“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推进,所以结构设计课程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爱国热情和不可替代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目标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

会中,专业带头人王健分别对两位老师的课程思政说课进行点评。他首先予以肯定,并针对教师说课和教学示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王老师指出课程思政可以从国画、年画、民族民俗等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增添的学习兴趣。最后结合服装行业企业发展趋势谈到,服装是需将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专业,在艺术创意方面,离不开技术的存在。在当下信息化时代,服装专业要秉承时代气息,向数字虚拟设计转化。

最后,院长孙虎鸣在对本次活动表示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指出所有老师要将课程思政常态化。团队教师要通力合作充分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找准切入点,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的融入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他希望全体教师要注重课程思政的取舍与融入,规范教学设计方案,注重学情分析,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使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做到协同育人。

通过本次课程思政说课交流活动共同探索了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也推动金课项目、优秀教学团队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调发展。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深受启发、收获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