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艺术学院召开期中教研工作布置会。学院院长孙虎鸣出席会议并讲话。学院副院长、院长助理、各专业学科带头人、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等教学相关单位领导参加会议。会议在环境设计研究中心综合实训室举行,学院副院长王健主持会议。

会上,副院长王健总结了自开学以来各专业教学工作落实情况,着重布置了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着力推进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提升;继续落实开展学院、专业二级督导听课制度;加强监督,强化落实并及时总结反馈。他结合学校十四五教育规划和学院实际情况,对本学期后阶段教学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加强教师教研水平,围绕课堂教学、科研项目研究为重点,以新的重点工作为抓手,抓紧、抓早、抓细,整体带动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二是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增强创新意识,加大专业改革步伐,把创新和特色化发展作为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三是要重视立德树人成效,以就业为导向,高度关注可量化、可比较的核心指标,帮助学生夯实专业技能学习,为实习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孙虎鸣在总结发言中结合学校开展的教学检查工作,组织学院检查组,对学院各专业课堂教学进行了集中抽检和课间巡查,梳理出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课堂管理方面。整体上教学秩序稳定,没有发生教学事故,教师坚守课堂,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班级课堂秩序较好,学生能够完成课间实训课题,学生对老师课堂管理反馈良好。同时指出了班级卫生监管、学生学习状态及厌学情绪调整等问题,要求授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力配合管理。二是教师授课方面。教师讲课经过学校教监办与学院持续听课及指导下,本学期专业教师讲课水平大幅提高,特别是在备课准备、授课环节、课程内容系统性、授课辅导方法等方面有显著提升。同时指出有的老师理论授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师生互动、思政融入、辅导不主动等问题需要持续改进。三是课堂教学作品质量方面。各个专业课堂教学训练课题的作品质量整体较好,达到了单元课程目标要求,特别是与项目及竞赛结合的课堂作品质量提高幅度较明显,有些“红色”主题融入的课堂作品值得肯定与推广。不足是有些课堂训练课题的单一性,不能够反映出分层次教学的需要,建议各专业要进一步探讨课堂实践课题和训练手段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结合不同类型的课程使之课堂作品在多样性方面有所突破。四是课堂教学考核与评价方面。各个专业能够采取多样的课堂成果评价方式值得肯定,评价公平、公正,没有产生异议,特别加大了平时考核次数与质量评价,累积平时分值加上综合作业分值等多样性的评价标准,大部分专业课程规避了结课后试卷考核或单一综合作业评价的一些问题和弊端。由于课程之间的差异性,希望各专业在评价标准与模式方面有待深入研究,以便更好的起到支撑课程作用。五是教研室开展教研活动方面。要求各专业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以各个教研室为单位,结合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开展定期教学研究,形式不限,务实落地,实施推进,解决问题。特别对学校和学院在听课过程中发现的授课问题,要及时跟进开展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研究,可以采取集体备课、集中帮扶、点对点逐项破解问题与难点。同时强调教研活动的目的、作用及成效,对相关教研室活动给予肯定,推介亮点并希望教研室之间相互学习借鉴。
最后,他就学院在本学期在教育教学、项目建设、科研申报时体现的开放交流、合作共赢方面给予肯定和支持。要求各个专业参照学院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开展工作,落实到位,有效推进,对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使学院专业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他希望,教学管理团队能够保持积极良好的发展态势,争取取得更大更好的项目成果和育人成效。
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各专业一步明确了本学期后阶段的工作重点,落实了工作任务,大家交流了开学至今各专业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学院常态化教研工作例会,为后续开展相关的教科研活动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