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的调研报告
发布人:商学院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6-17   浏览次数:10


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华人策略celue商学院会计教研室根据学校关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制工作的部署,于20236月开展了《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3)》改进调研。本调研由会计专业学科带头人与系主任发起,参与调研人员为会计专业10位教师,每位教师均对校外人员进行调研,其中涉及高校13所(教授17位)、事务所5家,企业9家。具体调研人员包括事务所的所长、高级项目经理;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毕业生两名;兄弟财经院校的会计系主任等。

教师们主要通过微信沟通、电话询问进行调研,经过汇总调研结果发现,调研建议大致分为五类,分别是:增设课程类、加长实训课时类、课程内容调整类、课程时间调整类及方案书写改进类。

    1.增设课程类。多数建议认为:增加大数据基础、财务大数据分析、财务机器人等课程,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增加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提高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增加行业介绍公益课,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认知能力;增加商务礼仪课程及沟通课程,提高学生与人交往能力。

    2.加长实训课时类。实务相关课程需要增加实践课时,增设大数据财务综合分析类实训,增强实践经验,明确未来就业方向和岗位。

    3.课程内容调整类。课程内容涉及在统计学课程中加入SPSS统计分析内容;在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内容中多结合企业具体案例深入讲解。

    4.课程时间调整类。部分课程可以调整开课时间,并将具有相关性的课程同步开课。

    5.方案书写改进类。各位被调研专家仔细研究了培养方案,提出一些细节问题,对方案的内容、框架、顺序等给出详细建议。

本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是为了明确学校、学院、会计教研室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应当把握的重点,促使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环节能够有的放矢,推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根据调研结果,会计教研室各位教师将参考各位被调研专家建议,重新修订《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3》,全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具体建议总结如下:

一、增加课程类

1.可以加大学生语言文字表达方面的培养力度;

2.应该增加实验课程,比如会计与财务模拟实验、财务共享、财务大数据分析、RPS机器人与计算机审计等;

3.要开设Python课程,即大数据基础;

4.可否考虑增加国际金融学课程;

5.可否考虑增加跨国并购业务相关课程;

6.在会计专业本科大一就开始,定期邀请不同行业人士开展关于行业介绍的公益课,对学生的执业规划会有帮助;

7.可以考虑开设C语言与JAVA

8.可以考虑开设集团公司财务共享相关课程;

9.可以考虑开设与资本运营相关的课程;

10.开设聆听能力和沟通能力、执行力的相应课程;

11.应该增加礼仪课程;

12.增加论文写作指导课;增加论文阅读与写作课和EXCEL统计分析来支撑毕业论文写作;

13.开设财务分析课程,可以开设大数据财务分析与大数据财务决策等;

14.增加会计与业务工作融合课程,比如财务共享与业财融合;

15.在税收及风险管理方面,建议增加纳税筹划及风险控制;

16.建议开设或保留供应链管理信息化、云会计应用与发展、财务管理信息化课程;

17.开设Pythonquick BIRPA等课程,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要求掌握基础操作内容即可;

18.开设一些增强学生财务执行力以及沟通力的课程;

19.增加财务软件课程,使学生毕业即掌握会计实务处理,适应企业工作环境。

20.增加电算化相关课程;

21.可否考虑增加数据分析类相关课程,比如stataspss等。

    二、加长实训学时类

1.实务课程建议加增实践课时;

2. 建议增设大数据财务综合分析类实训;

3.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数,以及增加实践教学的课程。

    三、课程内容调整类

1.统计学课程既讲基础,同时要有SPSS统计分析。实验课以用友软件为基础;

2.注册会计师方向下设置的课程大多与注册会计师职业无关,应该进行修改,侧重于实务;

3.ERP沙盘课程能否早点安排,第三学年有些晚,早些安排能更早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4.建议在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内容讲解中结合企业具体案例深入讲解;

5.增加数智方面知识,建议课程升级:将“会计信息系统”升级为“智能会计信息系统”、将“财务分析”升级为“智能财务分析可视化”;

6.会计实践课程最好能够结合具体的审计业务或财务实例;

7.旅游类特色课程可作为选修课程,不是41,而是可以都不选。

四、课程时间调整类

1.管理学、金融学、西方经济学课程设置的学期可以后移;

2.必修课的高级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开课学期可以调整;

3.运营管理课程时间可以与创新创业实习同步。

五、方案书写改进类

1.专业课程和特色课程应该有简单介绍;

2.有三门课程(市场营销学、证券投资学、财务分析)模块设置可能有问题,要看一下教指委的文件,是不是应该是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模块;

3.经济法实务应当修改为经济法,基础会计应该为初级财务会计,西方经济学应该为微观经济学;

4.知识结构部分写的比较通用,是否要根据特色课程写特色知识结构,贴近实务方向,更具体一些。比如实践课程erp沙盘模拟培养的知识结构是什么,记账软件类学习的课程培养的知识结构是什么;

5.管理学与经济学科是指什么,是否有一些宽泛?会计人才是综合型人才,从企业财会角度,会计、税法、财管、经济法很重要;从审计角度:会计、审计、战略很重要;从实操、大数据前沿角度:计算机技能,大数据处理,统计学很重要,比如phythonexcel高级技能,各类大型企业通用的erp系统;

6.前面0.5年的到企业学习是强制的么?实践课和实习是重点,能否详细描述具体能给到学生什么样的资源;

7.思政目标要不要突出出来;

8.培养方案不需要列师资和课程,不是招生简章;

9.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思想表述可否改为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

10.五年内培养的人才没有与培养方向对应上,是专业方向还是岗位;

11.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也没体现会计信息化方向,只提了计算机;

12.供应链管理为什么放到会计信息化?国际会计准则简介是否应该改为国际会计准则专题;

13.建议在职业资格要求中加入ACCA证书。

14.能力结构可否考虑加入团队协作能力;

六、其他

1.做内控、做审计,要求比较全面,应当增加做内控和审计工作相关的内容,如审计专业相关课程、工商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整体综合;

2.英语能力、税务知识、办公软件操作(不仅是文字处理,表格数据更重要)电算化的运用;

3.部分细小内容详见批注;

4.建议专业转型(专创融合);

5.对标企业用人的标准、与企业岗位对接;

6.人才需求:计算机+财务背景的人才;

7.计算机:逻辑思路和沟通能力强,对SAP软件了解,熟练使用office软件和ppt的应用。

8.财务背景人才:基础会计要扎实。

附件-华人策略celue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2级)调研记录汇总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