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再次爆发,打破了我们原有的生活节奏和生活常态。昔日热闹非凡的校园即刻静默下来,教学工作从“线下”走上“线上”,疫情阻挡了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却也激发了教师们“停课不停研”的热情。
财务管理教研室认真贯彻上级部门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模式,确保线上教学平稳有效,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财务管理》课程三位主讲教师于2022年3月30日通过腾讯会议举行了“云”端集体备课,就线上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平台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集体研讨。

交流中,商学院副院长兼财务教研室主任李小光首先发言,指出,在新形势下,如何将“理论性强、可理解性差、计算难度大”的财务管理课程讲好,如何让学生理解好、吸收好课程内容是我们面临主要的挑战。通过集体备课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在线教学由“新鲜感”向“新常态”转变。她谈到教学方式由线下到线上的转变,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变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合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充分挖掘线上教学资源,创新线上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云”端课堂。
《财务管理》课程组三位教师通过分享线上教学心得,分析在线教学遇到的困难,对线上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深知要想教好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现在的学习状态、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学生的学习想法等。课程组三位老师围绕前几周的线上教学对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旅游文化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有363名学生参与,其中商学院254人,占69.97%,旅游文化学院109人,占30.03%。



调查结果显示,近60%的学生认为《财务管理》课程非常重要且难度较大,对于现在该课程的在线效果的评价42.15%的学生评价非常好、47.66%的学生评价好,82.92%的学生有信心学好财务管理课程;在教学平台选择上,87.88%的学生选择了腾讯会议直播,49.04%的学生选择了超星学习通;对于如何学好财务管理课程75.6%的学生认为应该上课认真听讲,跟上老师的节奏;对于在线教学改进方面,85.95%的学生认为应该提升网络速度,35.81%的学生认为应该丰富教学资源,29.2%的学生认为应该创新教学方法,23.97%的学生认为应该改进教学平台。整体上学生对目前《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比较满意,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针对调查结果,课程组教师进行了深入讨论,制定了完善对策。第一,集体研究课程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课程资源、参考书目、课后作业、阶段性考试等各种教学要素进行统筹设计和规划;第二,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通过课程组教师间互相听课、学生座谈、信息员反馈等多种方式,分析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线上教学优秀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效果;第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利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抢答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课程中大量公式及计算需要在黑板上完成,老师通过手写键盘、iPad投影等方式还原了黑板上公式的推导及演算过程,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第四,将疫情期间的典型案例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好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做好课程思政,如将疫情期间企业为省捐赠物资的事件与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过程中的社会责任相结合。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授课过程中将旅游行业受到的冲击引入课堂,引导学生面对恶劣的理财环境时应该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交流中,课程组李莹老师分享了其利用学习通进行主题讨论、投票、抢答等教学手段的心得,这些方式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高,自主学习意愿明显提高。王春丽老师利用课前时间与学生分享疫情期间邻里互相赠送物资的趣事,与学生畅谈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事等方式,缓解学生疫情期间的焦虑情绪。

最后,李小光副院长进行了交流总结,她说通过“云”端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机会,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激发了教师共同探索的热情,实现了教师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成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