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环节落实处,“三层多组”共育人 ——旅游文化学院全过程指导21级学生岗位实习工作报道
发布人:旅游文化学院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08-06   浏览次数:10

   近日,为深入贯彻《华人策略celue教育教学评价整改工作方案》的各项规定,旅游文化学院秉持以评价促进改革、以评价推动发展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21级学生专业岗位实习活动的有序进行。通过实习环节,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实践之中,进而达到锻炼和提升其实践能力的目的。同时,学院坚持实施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管理的“三全”育人模式,充分凸显实习实践环节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方面的重要价值。为切实保障21级学生专业岗位实习的实效,学院进一步细化了实习管理细则,自学生参加“双选会”选择实习岗位开始,至学生在实习企业到岗,强调学生带着实习大纲以及论文题目进行实习,加强实习过程中的监督与指导力度

实习企业向我校发来表扬实习学生的沟通函与感谢信

   在学院层面,由旅游文化学院院长孙国霞、副院长及院办实习干事成立“校企协调组”,处理实习学生与企业之间产生的问题;在专业层面,由各专业负责人成立“冰雪旅游指导组”、“新媒体岗位指导组”、“酒店岗位指导组”;在教师层面,成立专门的“学业导师组”;遴选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进成立“专业职业心理指导组”,疏导学生的职场心理问题;为确保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于实践工作,具有达到教学评价的要求,学院还成立了“实习效果督导组”。

   在“校企协调组”的努力下,为实习学生与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协调组以高效、专业的态度,及时化解了多起潜在的问题,确保了学生的实习环境稳定和谐。此外,协调组还定期与企业进行沟通,了解企业的需求,以便我们能更好地调整实习计划,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新业态岗位指导组”的成立,对于帮助学生适应新业态岗位的需求起到了关键作用。各专业负责人通过深入了解新业态的特点和要求,为学生提供了精准的指导和建议,使学生们能够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迅速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出自己的专业优势。

实习指导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学业导师组”和“专业职业心理指导组”的成立,不仅加强了对学生的学业指导,还关注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导师们以班级为单位,负责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及时解答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专业职业心理指导组则针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了及时的疏通与辅导,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更好地面对实习中的各种挑战。

   为了确保学生的毕业论文能够达到教学评价的要求,“实习效果督导组”的成立显得尤为重要。该组不仅负责监督学生的实习过程,还对学生的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论文初稿等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学生的论文选题来源于实践工作,具有实际的研究价值。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旅游文化学院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以岗位实习作为校企合作的途径之一,认真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中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培养出更多符合旅游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繁荣地方经济、实现吉林省万亿级旅游产业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